- 作者:
- 发表时间:2018-04-01
- 来源:经济观察报
贺泓源 盖虹达 王宝
“我们与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关系,目前很难清晰明确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合作,但我相信,我们的合作关系依然会是多维的。”沃尔玛总裁兼首席执行官(CEO)董明伦(Doug McMillon)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。
近日,沃尔玛在华西区(包括云南省、贵州省、四川省、重庆市)的门店暂时停止接受支付宝支付。而沃尔玛华西区和微信达成深度合作关系。“目前除了华西区,其他地区的沃尔玛都支持支付宝结算。”沃尔玛方面强调。
此外,腾讯、沃尔玛均为京东重要股东。同时,腾讯系方面,京东商城、美团掌鱼生鲜均关闭了支付宝渠道。
支付宝被“拒绝”的同时,微信支付也面临“封杀”。记者多方走访发现,截至目前,阿里巴巴(阿里)旗下盒马鲜生、银泰百货均未开通微信支付渠道。
一时间,巨头间互相“封杀”传闻密布。腾讯方面向记者强调,腾讯与相关企业不存在支付渠道“二选一”之类的后台协议,一切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且有企业自行选择。阿里则对于是否存在“后台协议”等问题,表示不予置评。
而与阿里存在着互相持股关系的苏宁选择“不站队”。“我们与阿里不存在’二选一’的协议,目前支付宝覆盖场景较多,主要是因为与阿里一贯的深度合作,微信支付也在逐步覆盖。”有苏宁高层这样告诉记者。“我们不站队,完全根据消费习惯来确定支付渠道选择,与阿里也不存在后台协议。”
攻守势
沃尔玛、步步高部分线下门店停用支付宝,外界普遍认为,这是腾讯发起的新一轮进攻。
步步高方面对外表示,关于禁止使用支付宝的说法不准确,步步高在这以前就只有少量门店试验性接入支付宝,并不是全部门店使用,现在依然还有业态和门店仍在使用支付宝。同时,支付宝的合作方式太强势,它只作为一级入口,它不接受双向接入,“我们无法接受这样不公平的合作。”
事实上,这已不是步步高方面第一次表达对阿里的不满。今年两会期间,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在接受自媒体《商业观察家》采访时就表示,其曾经与阿里谈判时长高达18个月,但最终选择接受腾讯、京东联合入股,背后很大的原因,就是阿里“帝国生态”。“他(阿里)不肯分享这块(数据资产变现),他要独占这一块的利益。”王填称。
目前来看,腾讯系对支付宝的“围猎”主要在京东、美团、步步高三个支点。其中,京东商城App完全关闭支付宝接口,美团旗下美团App、大众点评App将支付宝放在隐藏页面,掌鱼生鲜App直接关闭了支付宝接口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上述三家企业,另一大特点是,其创始人均公开表达过对阿里不满。京东、阿里因大服饰品类“二选一”爆发过种种波折,美团与阿里间,也爆发过一场“控制权”大战,最终以阿里“贱卖”美团股权收场。
“我会把美团点评比作中国,阿里和腾讯都喜欢自比美国,我觉得腾讯更像美国一点,而过去几十年中国在美苏两个超级霸主中间的关系,有点像今天美团点评在腾讯、阿里之间。”美团CEO王兴在接受《财经》采访时,直接将阿里比做“苏联”。
基于生态内企业与阿里间的“特殊关系”,腾讯方面强调的“在支付端口选择上,企业占据主导权。”这一说法,似乎有着强烈背景支撑。
同时,也不是所有腾讯系企业均“封杀”阿里。在记者实地探访中,永辉超市、家乐福、海澜之家等门店,均接受支付宝渠道。
阿里对于微信支付的态度,又有所不同。据腾讯新闻旗下《一线》报道,支付宝曾在国内多个领域多家企业正在或曾经排他微信支付。
《一线》称,在零售行业中,支付宝从2014年开始通过优惠费率、提供扫码枪等方式阻止商户接入微信支付。2016年开始后随着排他期结束,商家逐渐不接受排他,目前大部分商户不做排他。
2017年开始,阿里先后入股新华都和大润发后,通过门店pos系统改造直接排掉微信支付。随着更多门店系统升级,两个商户越来越多门店排掉微信支付。在餐饮行业中,支付宝早期通过0费率、优厚补贴条件等签署了大量餐饮客户仅支付宝上线,如肯德基、85度C、周黑鸭等品牌都经历过因为支付宝排他政策,至少晚一年上线微信支付。
在3月29日举行的“新零售生态启领峰会”上,大润发新零售COO袁彬披露了阿里巴巴与大润发在新零售变革中的全方位合作,并明确表示会提供所有支付方式(即不会禁用微信)。
阿里对于微信支付的“围剿”,主要体现在其完全控制的板块。例如,阿里旗下盒马鲜生、已完成私有化的银泰百货,完全禁用微信支付。“关于支付渠道问题,请直接找集团。”盒马鲜生方面相关负责人如此回应。
阿里系另一大特点,是其无法完全控制的企业,多兼容两大渠道。以饿了么为例,目前,饿了么App接受所有支付渠道,但会随着用户使用频率,“隐藏”部分支付选项。
苏宁方面透露,苏宁小店、苏鲜生、红孩子是易付宝、支付宝、微信等支付渠道通用,但在苏宁易购PC端,只接受易付宝与支付宝渠道,手机端易付宝支付宝微信都可以。
抢占入口
国金证券研报显示,2017年,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达到120万亿元,年增速100%,同时,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强格局稳定,合计市场份额达94%。
拥抱巨额市场同时,支付渠道更大的诱惑在于,其是一切商业行为的入口。作为国内唯二的两大生态,阿里、腾讯自然对支付入口寸土必争。支付入口对于阿里尤为重要。
中信证券研报认为,支付带来的数据价值,是蚂蚁金服从Fin到Tech转型的关键环节,蚂蚁金服作为一家定位于Tech-Fin的企业,科技是其基石。未来业务的创新,无论是AI、云计算等技术层面还是智能投顾、征信风控、刷脸支付等业务层面都离不开数据和模型,而在阿里体系内部,能为其他业务板块提供各类数据(生活习惯、购物偏好、投资风格、收入水平等等)的只有支付宝,而这也决定了其在阿里体系内的核心地位。
事实上,支付宝也的确一度占据着优势。在2014年以前,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领域几乎一家独大。此时,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在与支付宝的斗争中处于绝对下风。
变局出现在2014年春节期间“微信红包”功能的爆红,它彻底改变了移动支付的生态。此外,腾讯领投了以滴滴、大众点评、58到家为代表的一系列O2O公司,最终培养起了用户习惯。
O2O模式思路一直延续到今天。虽然如今的O2O市场已进入相对成熟期,增长趋缓,但是寻找新一轮处于快速增长期的高频小额场景,不断提升微信支付在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渗透,仍是快速提升支付规模的重要手段。腾讯对拼多多、摩拜等公司的投资以及支付层面的支持,均是这种思路的体现。
高频打低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定律之一,基础信息交流的高频,远高于电商和线下购物的频次,这也是腾讯在支付端赶上支付宝的重要原因。腾讯公告显示,截至去年12月31日,QQ的月活跃帐户达到7.83亿,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达9.89亿。此外,腾讯投资的知乎、快手均已成为相关社交领域的行业龙头。通过强有力的社交业务,腾讯在社交流量领域处绝对统治地位,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流量垄断。
面对微信支付的来势汹汹,支付宝一直在探路社交。从2015年发布9.0版本推出“生活圈”,再到2016年8月推出9.9版本把“生活圈”从二级入口提到首页“生活动态”,支付宝在产品上一直很重视社交,但迄今为止其所有社交尝试都不算成功。
随着2016年11月支付宝“圈子”陷入巨大争议,蚂蚁金服高层表态,称蚂蚁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商业与金融的经营和理解,而不是追求社交与高频,回归金融与商业成为未来的大方向。
此外,腾讯在支付领域的劣势也很明显:没有电商和O2O业务(只以战略投资方式维持存在),无法形成线上线下的消费闭环,只能依靠战略合作伙伴。腾讯的核心能力圈在于社交、游戏和数字内容,与支付的协同效应有限。
在互有优劣的情况下,两家支付业务均取得不错成绩。虽然两家都没有披露过支付业务的总收入,但国金分析师以腾讯的“其他业务”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互联网金融业务,其中大部分与微信支付有关为依据预估,去年腾讯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收入达到了363亿元。“我们估计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收入规模远远大于腾讯。不过,根据现有的公开信息,我们很难判断这两家公司直接来自移动支付业务的收入规模有多大。”
网联落地
阿里、腾讯奋战第三方支付背后的局面是,其生态内巨头亦对支付板块有着规划。譬如京东、苏宁、美团。
上述三家均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,京东金融已盈利,苏宁则持有民营银行、第三方支付、消费金融公司等14张金融牌照,且去年交易规模超过一万亿元。
有接近上述企业之一的人士告诉记者,基于自身支付渠道模式规划,也不会对支付宝、微信两家同时开通所有支付渠道。“要为自己的渠道考虑。”
对于这一状况,国金分析师认为,其他巨头有空间,但只会在细分市场具备优势,且很难挑战支付宝和微信。
苏宁易购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也对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,苏宁也会做第三方支付,但不会参与补贴大战。“已经过了风头了,所以我们现在主要还是要围绕消费者的便利性来做这个。”
更大的变局来自网联落地。去年3月31日,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宣布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(网联)启动试运行,首批接入部分银行和支付机构;经过前期试运行之后,2017年6月底网联正式启动业务切量。网联的目标是,到2017年底接入4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、200家商业银行,到2018年下半年完成与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的对接。网联的设立,被业内称作“有望重塑行业竞争格局。”
而对于微信与支付宝的支付争夺战,业内普遍观点是,将加剧。
据CNNIC数据,2016年我国网民数为7.31亿人,其中共有4.69亿人使用移动支付业务。同期,蚂蚁金服年度活跃用户数达6.3亿人;微信及Wechat月活跃账户达8.89亿。可见,多数网民同时既为支付宝用户,又为微信支付用户,因此,对于实体零售企业,支付方式的二选一影响并不太大。“我们认为,随着阿里系和腾讯系零售版图进一步深化,A&T与实体企业信息系统、数据流量等后台对接逐步完成,最终或将导致第三方支付方式呈现排他性。”国信分析师在研报中如此表示。
(本报记者卢谦对此文亦有贡献)